昨晚我睡不著,無意轉到網上電台,聽到一個第三世界女孩的真人真事,出自以下一本書:
作者:紀思道、伍潔芳(Nicholas D. Kristof ; Sheryl Wudunn)
"向第三世界女性進行國際人道救援時常會遭遇到文化多元主義的挑戰,除了應該尊重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外,其中最常見的論述方式可能就是 Albert O. Hirschman在《反動的修辭》裡提到的「危害論」:西方國家的干預反而會激起當地的群情激憤,進而使該女性的處境更加凶險。然而,自由派人士通常也能夠舉出無數成功救援的例子,特別是透過對當地女性的賦權與教育,然後再由當地女性自己領導、組織運動,確實大幅地改善了女性的處境。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和伍潔芳在《她們,和她們的希望故事》,寫下了一系列第三世界女性的惡劣遭遇與不放棄的奮鬥掙扎,這些女性之所以遭到奴役與暴力,有其十分複雜的文化、權力結構與政治經濟因素。"
說書人提到:全球有接近一億女性,無故「人間蒸發」。第三世界的女性從孩提時代,夭折率竟然比較男嬰高,這樣是不合常理的,因為女嬰的基因相對穩定,她們的存活率一向比男嬰高 ...
故事中那女孩,九歲時計劃到外地打工,希望幫補家計,卻被誘騙去賣淫。十年期間輾轉逃跑兩次,避開黑白兩道中人,又坐牢一年,穿越兩個國家邊境,才可回到家門。最後藉救援組織的協助,重新生活,當小販養家,還結婚生子,重拾樂觀人生。
姊妹們:我聽到這裡,心裡不寒而慄。在一個男性中心社會,我可以逃過疾病種種,成長至今,沒有被賣掉當奴役、妓女,還有機會讀書、工作、謀生,是那來的福氣、運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