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大地恩情

這是我們到達甘肅第一天所看到的光景。

後記:昨晚我在辦公室工作,當會議結束時,客戶隨意問及我九月到過何處「旅遊」,我簡單說說甘肅行,向他展示我手邊一兩張小朋友們的相片,他便馬上答應捐款支助最少一間學校,還希望與太太一起到山區當義工呢!

蒼天無語,人間有情,真的十分感恩!我已經代表小朋友們感激善心人啦!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洋芋

我們叫薯仔,叫馬鈴薯,他們叫土豆,叫洋芋 ... 他們自豪地說:自己種的洋芋特別香甜可口。

那天他們弄煎薯角給我們吃,是特別的安排,平日他們只吃「大豐收」,即是白開水煮熟的洋芋、紅蘿蔔、南瓜、玉米和毛豆。

跟我這個只吃馬鈴薯為生的貧窮留學生一樣 ... 洋芋是他們的主食。

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凡家姊弟

她們是凡家的龍鳳胎姊弟,不是凡間,是姓凡的人家,今年十歲。

姊姊比較口齒伶俐,滿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跟我這個「城市人」聊天,有問有答,頭頭是道,沒有半點怯場!弟弟卻有點害羞和膽小,不苟言笑。

家境貧困,苦無出路,父母要遠赴新疆烏魯木齊「打工」,祖父母先後逝世,小姊弟獨留家中,無人照顧。幸好我們捐款的學校宿舍剛建成,她們就在學校免費寄宿,由老師照顧,不用再在村頭人家後巷討飯吃。當天我們到訪,其他村落的小朋友都如常在後巷等「剩菜」,兩姊弟就因為學業成績優良,被叫來分享我們不吃的珍貴「羊血羹」呢!

我:好吃嗎!

姊:好!很香!

我:常吃這個嗎?

姊:不!要春節喜慶日子,宰羊時,才有呢!也不一定給小孩吃,先敬奉老人家嘛!

Monday, September 27, 2010

吃農家菜的後巷

官方安排我們吃農家菜,由位於學校旁邊的一家人主理。

這是我們第一次的正式晚餐,也會是我們最後一次較佳的晚飯,因為我們晚飯會趕路入山區。當時,我們位處較為接近市區、較為富庶的小學,主人家特別宰殺了一頭羊作菜,還用羊血燉煮了一個菜色,叫羊血羹云云,裡面有馬鈴薯、羊肝、羊血等。每人只限一小飯碗,主席和我看不慣、吃不下,主人家屢勸之後,我們都堅持不吃,他們便拿我們的兩碗出去給兩個同學吃。

這兩位同學原來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 ... 明天才說。

Sunday, September 26, 2010

是誰給與誰歡樂

正是魔幻時刻,祁連山脈腳下甘肅省民樂縣山城小學的校門外,小朋友放學回家去,我們剛巧參觀過新建的校舍,既然是偶遇,大家來一個合照。

當我蹲下來擁抱著兩個身邊的孩子時,其他好奇的一雙又一雙的小眼睛,和一個又一個的歡樂笑臉都一擁而上,我便自自然然地笑呵呵啦!

嗯!有沒有看到我的火車軌、魚尾紋、及蛀牙呢?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一部相機的幽亡

那天在路途上,黃昏時分,前輩突然叫停小車,一手拉著主席跳下車,另一手拿起原本掛在我頸項的相機 ... 我驚魂未定,下車看到路邊田間有一大堆玉米,剛剛收割的,好像一個又一個小山丘一樣。

我們穿梭田邊,來到村舍的屋前「曬場」,找一處「豐盛」玉米堆做背景,正要替主席拍攝一張海報照,前輩突然摔了一交,我一步跑上前幫忙,結果人就掉落濕泥之中,相機就跌在石頭上,幸運地人只變成泥漿鴨,卻沒有嚴重受傷,相機鏡頭就應聲斷裂,機身凹陷。

當前輩再拿出他自己的相機,我們兩隻泥漿鴨,成功拍完海報後,大家高高興興返回車上時,我仍然在靜靜懷念著,這位「跟隨我多年的同伴」的幽亡 ...

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白銀鄉衛生院

「甘肅行」第一個項目:白銀鄉衛生院開幕禮。

我們代表香港捐款方,到場主持衛生院(即醫院)的開幕禮,我的工作是協助拍攝記錄。

是次機構的慈善服務宗旨,是與居民合資建設,香港捐款方籌募建築費、大型設備等,鄉民們要負責培訓人手、營運管理、購買日常藥品用品;這樣才能確保鄉民充分參與,設施會使用得宜。

圖:衛生院藍白的外牆,是為保留藏民的傳統顏色。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木塔內心

木塔是全座木建築,手工異常精緻,據主席介紹,(註:她是一位虔誠佛教徒)塔內連飛簷、扶手等,都十分講究,從蓮花、蓮葉、蓮座、蓮蓬、蓮芯、蓮莖等都有,而且依照佛教故事的含意,佈局有序。

木塔內心,是一道筆直旋轉木梯,我們爬行上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在途中「捨棄」背包,腰間只纏著一個相機,才可以爬到塔頂。

嗯!我回望第一道晨光,領略到一個人生哲理啊!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張掖木塔

我們9月12日午到達蘭州市,吃過午飯後,便急速坐火車到張掖市,深夜前到達,接待我們的小車師傅一面開車,一面熱情介紹自己:「我是張掖人,如有問題儘管問我!」雖然在漆黑的道路上,但當小車穿過一座古樓的拱門時,我便請教他。

話說張掖古城一共有五座塔:金、木、水、火、土,五塔依次分佈全城,支撐全城的氣脈。文革時期,其中三座倒塌,只剩下木塔和土塔,是晚剛巧我們在木塔傍邊的賓館借宿一宵,所以在清晨時段,未上路之前,我們便順道一遊木塔。

Tuesday, September 21, 2010

黃河上中山鐵橋

甘肅蘭州市有點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味道,兩岸由多道鐵橋連接,資料顯示最早的一道橋樑是:

"光緒初年,陝甘總督左宗棠擬建黃河鐵橋,因外商索銀三百萬兩而作罷。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陝甘總督升允借推行「新政」的有利時機,令蘭州道彭英甲與德國泰來洋行喀佑斯談判建橋事宜,談判意向經升允同意,上奏朝廷批准後,簽訂合同。合同規定所建鐵橋五孔,橋墩為鋼筋混凝土,橋面中部為車道,兩側為人行道,全長二百五十米,寬八米。保固期八十年。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海運至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送到蘭州。有鐵道的地方,火車運;沒有的用騾馬大車運,費時十七個月,運回建材一百五十萬斤。鐵橋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十日開工,於次年七月初四日竣工。

工程司(師)美國人滿寶本、德羅掌管建橋的工程技術,華工天津人劉永起為施工負責人。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六十九名洋工華匠為主,帶領著蘭州的大量泥水匠、木匠、鐵匠及普工,進行了一場蘭州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工程建設,並以它的優質質量名垂史冊。

竣工後的鐵橋油為橘紅色。為了使它中國化,在南北兩岸各建一座三楹牌坊,正面均由升允題額「第一橋」,背面分題「三邊利濟」、「九曲安瀾」,相互對仗,概括了建橋的意義,寄寓了美好的企盼。牌坊的設置,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使生硬的鐵橋柔美化,並與白塔山的亭台樓閣、蘭州城池飛檐翹角的通濟門極為協調融洽,渾然一體,成為全國少有的中西合璧景觀,也是中國人民最早睜開眼睛看西方、對外開放的歷史見證。1928年,國民軍駐甘軍政首腦劉郁芬,將「第一橋」匾改題為「中山橋」,中山橋一名遂延續至今。

抗戰時,蘭州成為大後方。為了保護中西交通咽喉「中山橋」,將橘紅色橋樑改油為鐵灰色。空中有中蘇戰機保衛,地下有高射炮防空,多次擊落妄圖轟炸鐵橋的日本飛機,鐵橋始終傲然挺立於九曲黃河之上,確保蘇聯援華抗日物資的汽車隊,源源不斷地馳過鐵橋,通往抗日前線。 1954年,在梯形橋架上,置五架拱形鋼樑,不僅增強了橋的強度和負荷,而且使中山橋有如五道彩虹凌波而過,顯得更為雄壯美麗。 歷經百年滄桑,見證了古城蘭州發展與繁榮的「天下黃河第一橋」— 中山鐵橋,隨著黃河蘭州段一座座現代化橋樑的出現,終於卸下了百年重擔。如今的中山鐵橋像一位走過漫長風雨歷程的世紀老人,向人們描繪著蘭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Monday, September 20, 2010

一河兩岸蘭州市

雨天心情,喝什麼calming tea都沒用!「甘肅行」好像颱風捲動我這個城市人的心靈,第一站蘭州市的面貌依然出現在我的夢境。資料顯示:

"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線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里兩岸道路橋樑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浚、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綠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彙集其中。"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給洞穴祝福

我第一次到甘肅藏區學校,到訪的第一間學校的小朋友給我捧上一條白色哈達。

原來"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上品哈達上織有蓮花、寶瓶等表示吉祥如意的隱花圖案。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此外還有藍、白、黃、綠、紅五彩哈達,一般是獻給菩薩和迎親時用的,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見面禮。凡拜會尊長、客人見面、覲見佛像、婚喪節慶、送別遠行、迎請賓客,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它的用途極廣,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用以表示尊敬、祝福的一種禮帛。

相傳元世祖忽必烈繼位後,八思巴被尊為國師、帝師。他於1265年第一次返藏時,向菩薩、佛像和僧俗官員敬獻、賜予哈達。史書中關於哈達的正式記載始於此。

獻致哈達有一定的規矩,對長者、尊者敬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下賜予哈達時,一般將哈達繫於對方的頸項;平級之間互贈哈達時,捧到對方手中即可。"

但是,我卻沒有把我的哈達帶走,讓哈達繼續祝福原來的民居洞穴 ...

資料:互聯網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甘肅行」報平安

剛回到家門,容許我引述主席的話:

"今次甘肅咸蛋團異常精彩,由深圳登機有人丢失回鄉証 ........................... 到回程只有我和MM上到機,次次逢凶化吉,跌爛鏡頭又冇跌壞腰骨,欲知詳情睇相再講。"

註:咸蛋團者,即沒有洗澡機會的意思。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甘肅行」出發

昨晚已經隨隊起程到甘肅,如無意外9月17日晚上回港。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火龍果的味道

火龍果是一種蠻低調的生果,奇異的外觀,淡淡的味道。經過翻閱資料,原來火龍果如此神通廣大:

"火龍果含一般蔬果中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很多人都知道重金屬(主要指鉛、鎘、汞、砷、鉻五種)危害健康,火龍果所含有的這種活性白蛋白在人體內遇到重金屬離子,會快速將其包裹住,避免腸道吸收,通過排泄系統排出體外,從而起解毒的作用,而且,此種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有很好的美顏美白皮膚的效果,而果肉內所含的水溶性纖維含量也是非常的豐富,此類纖維吸水膨脹10-15倍,產生凝膠狀物質令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較長,使節食減肥者延長飽足感而不致飢餓難耐,有良好的減肥功效。

火龍果果肉中黑色籽粒中含有各種酶和不飽和脂肪酸及抗氧化物物質,有助胃腸蠕動,達到潤腸效果,對便秘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此外,火龍果的果皮含有非常珍貴的營養物質——花青素,這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和提升免疫力的物質,能在人體血液中保存活性75小時,比胡蘿蔔素強10倍以上的抗氧化能力。通過血液被運到全身起抗氧化、抗自由基、防衰老、抑制老年癡呆症的作用。"

資料來源:
http://www.fooddb.com.hk/chi_fruit.php?id=30&type=3

Friday, September 10, 2010

回到老窩

以下是愛麗斯寫在這個網誌的第一個回應:

"雖然時間總像決定一切,但也沒有所謂最好的時刻,其實都是決定在to be or not to be,老掉牙的道理。

奮力一躍?還是乖乖踱回安全老窩?

你要一個怎樣的生命之旅?

是色彩斑爛?還是暗啞無光?

不是美白廣告。

April 11, 2008 9:13 PM"

言猶在耳,仍然好像是昨天的話。唉!兩年過去,我還是回到老窩,她就歡歡喜喜地遠嫁他鄉。我能不信命運嗎?

幾時瀟灑一點,揮一揮衣袖,「奮力一躍」笨豬跳,不帶走一片雲彩!哈!

Now, I am ready!

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說老實話

嗯!老友,您說的都是老實話麼?不!我常常都說愛心的謊言。如果妳說:我穿這條裙子好看嗎?我必會說:好極!怎樣會不好看?或者:妳穿什麼衣服都同樣好看呢!

究竟人們能夠勇敢面對真相嗎?我想我沒有這個勇氣。記得中學某年,我在一個政府部門當「暑期工」文員,我不懂規矩笨頭笨腦地穿卡通動物T恤上班,某主任常溫柔地對我說:蠻可愛呢!經他的「鼓勵」,我不時繼續穿著;直到我考上大學之後,重回該部門人事部領取薪金餘額,正當等待之際,偶然聽到隔壁的他,正在辦公室高談闊論地說起我:

文員甲:「聽說那個準大學生,今天回來出糧啊!」

某主任:「啍!那個灰頭土臉妹!還在假扮天真,日日穿卡通狗衫上班!好心叫佢唔信面鏡,都信下盆水啦?佢真係以為自己是小可愛咩?」

文員乙:「主任!係您自己時時咁叫佢既喎!」

最少過去十年,我到處找尋肯對我說真話,肯對我提出衷心批評的朋友,真的不容易啊!例如:當我問我所拍攝的這張相片如何呢?答案總是:不錯啊!

有點惱人!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識轉彎

「腦筋識轉彎」是一種福氣,是一種恩賜,同意嗎?不一定要貿然急流勇退,但是要知所進退,對嗎?

昨日「奉命」跟一位老師吃午飯,我坐下兩小時,他沒有停過口訴說「冤情」:他跟合作伙伴貌合神離三年多,慨嘆合作十多年的公司可能前程未卜,細節下略五千字,我插嘴並要求長話短說:「您自己有什麼想法?要不要拆夥?」他面露難色,又沒有主意。

老師重新續說:對方要公司改名、搬遷辦公室,我讓他!要扶植親信做董事,我讓他!要我退位不做管理,自己做董事長,我讓他!要更改股東分紅制度,我讓他!以為他會留下來,公司不會拆夥解散,直到現在三年多,他還是步步進逼,對我「趕盡殺絕」。

請問我可以怎麼辦?

(唉!我無言以對,聰明的網友,您們能夠出謀獻策嗎?)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和媽媽吃瑞典菜

女:味道如何?好吃嗎?

媽:肉丸鹹一點! 不是人手剁碎的,用機器的,不過質感也頂好!

女:再多吃一顆!嚐一嚐!

媽:薯仔不是水煮,用牛油煮的,好吃!

女:試試蘸上多點醬汁!瑞典空運來的。

媽:噢!紫紅色的是Jam嗎?是Jelly麼? 酸甜酸甜! 要多少份量?

女:總之,全都弄一點吧!

媽:(胡疑地)妳怎麼不講究吃的方法呢?

圖:媽媽沒有點的凍蝦原材料

Monday, September 6, 2010

剩書抑或盛書

前天重遊深水埗鴨寮街,舊書地攤總使我駐足。

為什麼都是放售諸子百家、四大名著等書籍呢?而且,總是整齊、乾淨、差不多全新的套裝呢?究竟是誰個倒楣文人,要典當珍藏?又或是假書生,扮厭了風流才子呢?

現在香港熱買的iPAD之中瀏覽電子書的功能,最吸引我的興趣是,看書的時候又可玩互動遊戲,自創小說結局,又聽說莎士比亞的名著可以免費下載呢?如果有中文典籍就好啦!

話說回來,印刷版書籍的前途,又將會如何呢?

Sunday, September 5, 2010

遙望天星

噢!冤家宜解,不宜結,同意嗎?不!最好把恩怨全盤溶化掉,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嗯!不容易啊!

最近有一項工作真正磨練我的忍耐和溝通技巧,事後,冷靜看書反思,原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臨界點」,那一秒鐘的關鍵時刻,可能會使人情緒失據。

噫!請在撞擊之前,冷靜一點,看清一點。

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恐龍隨想

我小時候迷上一套電視動畫叫「Dinosaurs」的,主角是一位壯年的暴龍,他有個腕龍太太,以及一對暴龍小兒女,這套電視連續劇,只是圍繞主角暴龍和他那個小家庭的故事。不過,因為他們是暴龍一族,編劇便可以天馬行空,加添一些恐龍的習慣,與人類的生活片段混和,再因為恐龍已經絕跡,無人真正知道恐龍的家居如何,編劇就更加海闊天空,寫出無限創意呢!

例如:暴龍兒子鬧著要買名牌「波鞋」,卻要買兩對:前腳穿一對細碼及後腳穿一對中碼;小女兒偷偷地塗媽媽的口紅,由於暴龍的口唇比較腕龍的櫻桃小嘴大幾倍,小妹妹一次就把媽媽整支名貴的口紅用完。

若果這些故事由人去演,可能就不會那麼吸引呢!說到這裡,我想起朋友前晚特別傳授給我的藝術創作秘笈:Transformation!即時把平常的事情,用一套新鮮奇異的手法處理。

收到嘛!(一笑!)

Friday, September 3, 2010

香港築跡

建築物看似是「死物」,卻盛載著當代的生活、文化、歷史及人文風俗。香港一例:結合中西特色的廣州式騎樓建築,見證了香港歷史文化風貌。

"市區重建局將保留太子道西俗稱「花墟」和旺角上海街共20幢的戰前廣州式「騎樓」,兩個項目修復後不會發展住宅,會分別發展文藝花墟和地道飲食為主題的大眾化食肆,2015年竣工。而農曆新年市民必到的花墟路段,將有7家花店獲當局保留,修葺期間可繼續營業,惟當中1、2家花店需臨時搬離。

市建局啟動太子道西和上海街兩個保育活化項目,涉及20幢具顯著文物價值的戰前「騎樓」建築,當局已經派員到有關單位進行凍結戶口調查,並將保育項目刊憲。

位於太子道西共10幢的「騎樓」建築,是香港市區現存最大的相連戰前唐樓群,總地盤面積為15,500平方呎,涉及37個物業業權。「騎樓」樓高4層,於1930年代興建,獲市建局的專家小組評定為第一類別具顯著文物價值。

市建局稱,太子道西的唐樓群歷史悠久,多年來以售賣鮮花而著名,於1930年代初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當時被稱為「摩登住宅」,目標客戶為中產家庭。戰後部分建築物被拆卸重建,現時只剩下10幢。這一列唐樓群建築別具一格,除了採用流線型設計、圓形大露台,外露的大樓梯和寬闊長廊等,外牆更有多個富特色的鱗狀圖案。

項目保育修復後不會發展為住宅,但樓上受影響的住戶需遷出。但為了強化「花墟」特色,唐樓樓下地舖的7間花店將保留,並對樓上單位注入新元素。市建局初步構思在樓上住宅加入文化藝術特色,包括書店、舞蹈教室等,將「花墟」打造成文藝花墟。 "

政府資料: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infrastructureandlogistics/080919/html/080919tc06005.htm

圖:已翻新的悉尼舊建築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信心流逝

前輩說:閱人之道,無非「聽其言、觀其行」而已。我比較保守一點,會看重「觀其行」的一面。

在這個差不多人人都唸過工商管理、市場學的世代,說話動聽的人多的是,我還是比較敬佩「少說話多做事」的人,尤其是願意花個人時間,為一些賺不到名利的理想而著力的人士。

我們的九月甘肅行落實,我又將親眼見證幾位「落手落腳」的前輩,如何出錢出力,完成理想項目了。

Wednesday, September 1, 2010

家事報告

前晚老媽召集全家飯聚,由她下廚,沒有什麼特別的菜餚,只是家常小菜之類。原來是要我親自報告你的最新近況,你的大西北之旅何時起行?大家都十分支持。

此刻,我想起你兒時在學校背誦過而我現在還記得的一篇文章,朱自清的「匆匆」,現抄錄如下: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那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戶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裡過去;喫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隻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著,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祇有徘徊罷了。祇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賸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